中国大病网络众筹用户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政府及居民对医疗健康的注重程度持续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支出逐年增长,2017-2022 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由5.3万亿元增长至8.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0%,年复合增长率达 10.0%。新冠疫情的冲击一方面为国家卫生支出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居民提供了一次深刻的的医 疗保障市场教育,使得居民对于个人健康管理以及医疗保障措施的认知逐步加深。同时,随着社会老 龄化程度加深,慢病率、亚健康疾病等患病率不断上升,居民对于健康保障服务需求增长将日益凸显。
纵观我国医疗保障行业发展情况,需求侧呈现出人均医疗支出相对较低、居民个人自付比例较高的特 点,居民整体就医负担较重。而从供给侧情况来看,国家医保基金结余率在不断下降,医保基金的收 入和支出剪刀差逐渐减小,短期内没有“不够用”的风险,长期仍面临较大的支出压力。
面对以上社会各层面医疗保障工作承压现状, 2020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的意见》,提出要健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 商业健康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全民医疗保障网络。《意见》明确了加快我国商业医疗保 障服务成熟发展的必要性,肯定了其在居民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步入十四五阶段以来,卫生 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进民生福祉,需长期 坚持全局化、系统化发展观念。
在我国人口众多,医保保障力度、商保覆盖程度不足的情况下,许多个人与家庭面临着因病返穷甚至无钱医治 的困境。大病网络众筹作为创新性慈善模式,依靠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支付等工具,将原本存在于线 下的民间”互助互济“行为线上化,帮助患者及家庭更便捷发布和传播求助信息,成为知晓度较高的慈善自助 及助人渠道。此外,医保之外,定期投资商业保险也成为居民病前提前“储蓄”、缓解医保局限性的主要方法。 而面对突发疾病,产生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就医需求时,大病网络众筹能够一定程度上补足医保、商保无法覆 盖的下沉群体。
我国医保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自费比率高、地区政策差异大,导致居民就医负担较大。例如,医保能报销的甲 类药物以及部分乙类药物约2500种,但不能报销的丙类药物却高达15万种以上,其中多数是针对重症的进口 药物或靶向药物。此外,医保报销封额度虽然因地区差异一般在10-20万之间,但多数常见重症单次治疗或长 期治疗费用均停留在封顶线之上。因此,我国医保当前仅能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定期投资商业保险成为 居民病前提前“储蓄”、缓解医保局限性的主要方法;而面对突发疾病,产生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就医需求时, 特别是在亦无商保保障的情况下,大病网络众筹能够极大程度缓解居民因资金有限被迫延迟或放弃治疗的困境。
自2014年9月第一家大病网络众筹平台——轻松筹成立,大病网络众筹行业距今已发展近十载,全国 超过 6 亿居民参与过医疗筹款项目的资金募集与捐款活动,社会关注度极高。根据艾瑞统计测算,截 至2023年,中国大病网络众筹行业累计筹款金额规模为899亿元,2024年预计筹款累计值将达到979 亿元。在经历了从2017至2020年的快速增长阶段后,行业经历了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逐步迈向更 合规、更安全与更高效的成熟发展期。
大病网络众筹平台对于提升用户医疗保障意识、沟通医疗保障产业端各参与者均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对于筹款患者而言,大病网络众筹不仅缓解了患者救治资金的燃眉之急,同时平台拓宽了患者对于创新疗法、特效药物等信息的获取途径,使患者拥有更多医治选择、增加治愈可能性;而对于广大捐款者而言,大病网络众筹项目在激发捐款者对于社会慈善事业关注的同时,亦会引发其对于自身及家庭健康保障需求的思考,从而更多地去了解如商业保险等未雨绸缪的保障手段,增强自身及家庭抗风险能力。围绕上述用户需求,大病网络众筹平台可以通过链接如保司、药厂等企业,实现精准供需匹配,提升产业端业务效率,为广大捐款者与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
Comments